【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法学系:立德树人,崇德尚法:培养知行合一的应用型法治人才

一、法学系基本情况

(一)系情简介

景德镇陶瓷大学法学系2018年成立,是学校最年轻的教学院系,现有本科、研究生两个办学层次。2002年开始招收法学本科专业,2016年开始招收知识产权本科专业,法学专业2020年获批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目前为江西省省内一本招生专业。法学系拥有1个陶瓷知识产权保护专业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6年开始招收陶瓷知识产权保护(二级交叉学科硕士点)研究生,2020年开始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在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法学系在大学精神、校园文化建设和依法治校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法学系秉承“诚朴恕毅”校训和“崇德尚法”系训,寓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于职业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高质量法律服务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目前,法学系大多数毕业生活跃在公检法司及仲裁、公证、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企业公司法务领域,就业去向落实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二)专业设置

法学系下设法学专业教研室、知识产权教研室、实验中心、法律硕士(JM)教育研究中心,拥有一个智能化的标准模拟法庭、知识产权专业教室和专业资料室,系内设有“陶瓷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中心”“地方立法中心”等科研机构。


法学专业:本专业创建于2002年,经过近20年的建设与发展,拥有1个陶瓷知识产权保护专业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0年获批成为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法学专业拥有功能完备的法学实验教学中心,包括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多个专业实验室,与实务部门联合创立若干本科实习实训基地和教学基地。

知识产权专业:专业依托江西省一流专业法学以及陶瓷知识产权二级硕士点、法律硕士点、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等科研平台,以法学(知识产权系列课程)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以及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牢固树立教学质量的中心地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优势,以科研促进教学,形成教学、科研的良性互动。

二、注重德法兼修,筑牢人才培养思想基础

德法兼修双链驱动,进一步提升教学科研质量。结合法学学科专业特点进行党建创新,以“德法兼修”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法治人才,推动教师业务能力和学生专业能力双提升。

法学系围绕“大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全方位打造课堂思政教育体系:一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落实到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之中,要求每门课的教学大纲有专门部分介绍这门课程的思政建设方案和讲授内容。二是专业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讲解和课外辅导等各个环节中,始终坚持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为学生答疑解惑,注重思想引导教育。三是积极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课堂。根据课程建设需要,由法学系教授或博士组建优秀教学团队,在法学专业新增《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必修课,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铸魂育人。法学系杨志民、黎平和张俊发三位教师入选江西省“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学堂”师资库成员。四是在教材选用上积极鼓励教师选用优秀教材。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相关课程,没有特殊理由一律选用已出版的马工程教材。为提升法学系专任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水平,法学系每学期组织开展公开课观摩教学活动,积极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组织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听课评课活动。同时,引导推荐教师参加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和课程思政培训,鼓励教师申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打造法学系全员课程思政体系。

三、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复合人才培养质量

服务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推动陶瓷+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上,法学系聚焦学校“陶瓷大学服务陶瓷”,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全力聚焦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全面实施“五大高地”战略行动,朝着建设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水平陶瓷大学迈进要求,重视实践教学模式创新,“陶瓷知识产权”的人才特色培养定位更加明显。

经过多年教学探索与实践,法学系形成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性课程、校内实训+校外实习、讲座论坛+项目平台的2+2+2的陶瓷+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陶大模式。

四、突出实践育人,凸显知行合一人才特色

以学科竞赛和学术项目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近三年,法学系学生已立项校级以上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1项,参与人次50余次。法学系学生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3项、省级2项、校级6项。法学系学生获得领航计划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优秀奖;第九届建行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第八届江西省学宪法讲宪法素养竞赛省级二等奖;第八届江西省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省级三等奖2023年江西省科普讲解大赛省级三等奖。2024年两省七市知识产权知识竞赛二等奖。

五、探索协同育人,打造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

法学系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多元主体、共同培育的理念,建立学校与法治实务部门双向交流和资源共享新机制。法学系与省内外诸多知名政法院校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同时,我们还与景德镇本土公检法司和行政执法机关,以及上海、深圳、合肥、南昌和景德镇本土30余家法律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合作建立实践实习和就业基地,为学生实习和就业提供优质资源和充分机会。此外,由法学系发起的景德镇市法学会陶瓷知识产权法治研究会,旨在搭建理论与实践相贯通、高校与实务部门相联通的平台型智库,为协同育人搭建平台。

六、坚持教研相长,融合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

法学系拥有一支学术功底扎实,治学严谨,教风优良的师资队伍,在现有的教职工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6人,博士5人,校内硕士生导师10人,校外硕士生导师9人,兼职律师占教职工总人数的80%以上,专职教师的90%以上拥有境内外知名政法院校硕士以上学位。教师中多人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家库专家、首批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江西省教学名师和校级“我最喜爱的老师”,多人担任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仲裁法研究会理事。2020年以来,法学系教师新增校级教研教改项目6项。近三年,教师发表各类教研教改论文10余篇;孙炜副教授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熊一兵老师获得教育部产教融合项目多项、获得互联网+大赛全国银奖。

(二)科研成果丰富

法学系教师围绕学科和专业建设开拓进取,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数十余项,公开出版论著和教材10余部。谢九华博士出版专著《证券法前沿问题研究》;杨柳博士出版专著《行政复议制度改革比较研究》;张俊发博士出版专著《论著作财产权配置的效率原则》。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在成果应用上,2021年,黎平主任《国际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法治服务对策研究》获得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葛晓燕批示(副省级)。2023年,杨柳博士《江西省许可式行政备案问题及对策建议》获江西省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受景德镇市市监局委托,张俊发博士起草了《景德镇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行动方案(2023-2035)》。

(三)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景德镇市人大常委会与我校共建“地方立法研究基地”和景德镇版权服务站景德镇陶瓷大学(湘湖)站点落户我系,学校法律咨询室和“蒲公英”学生普法宣讲团、湘湖镇法律顾问团、景德镇陶瓷大学法律援助中心挂靠我系。

目前,全系专任教师中,全部教师具有法律职业资格;7名教师为景德镇市地方立法咨询专家;4名教师为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法律顾问;3名教师为景德镇市仲裁委仲裁员。

法学系多名教师积极开展乡村振兴法律服务活动,系主任黎平为景德镇市乡村振兴局、景德镇市城管局、景德镇市昌江区人民检察院、景德镇市交通局开展了四场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讲座;张俊发为乐平市众埠镇南界首村、浮梁镇湘湖镇黄泥头社区开展两场普法讲座;熊一兵老师为景德镇市司法局全市基层法律工作者开展业务培训专题讲座。肖良东老师组织法学本科学生20余人到社区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拓展了学生第二课堂实践范围。

展望未来,法学系将不忘初心、和衷共济,坚持全面贯彻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努力培养知行合一的应用型法治人才上不断前行。